- 手机:
- 13662690119
- 电话:
- 13662690119
- 邮箱:
- admin@youweb.com
- 地址:
- 浙江省杭州市
*本文为《半月谈》2025年第10期内容
在武汉大学的积极心理学课堂上,教授喻丰与学生们的讨论热情高涨,围绕婚恋话题展开深入交流。这所大学最大的阶梯教室内,座位上坐满了人,连走廊和窗边都挤满了前来聆听的听众。
目前,面对大学生在婚姻恋爱中所遭遇的众多难题,一些高校开设的婚恋教育课程备受学生喜爱,每次上课都座无虚席;然而,与此同时,某些大学的婚恋课程过于说教,听众却寥寥无几。那么,如何才能开设一门成功的大学婚恋课程呢?
70个上课名额,1600多名学生报名
近年来,众多高校纷纷开设了婚恋教育课程,这些课程常常座无虚席,场面火爆,一票难求的情况屡见不鲜。
武汉大学开设的积极心理学课程,常常吸引了一两千名学子踊跃报名,最终成功选课的学生超过了两百人;浙江工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胡乃岩副教授所教授的恋爱心理学课程,一共有70个座位,名额一经公布,便迅速吸引了全校1600多名的学生纷纷报名参加。
半月谈记者发现,众多高校开设的备受欢迎的婚恋课程,主要是将心理学理论同具体案例相结合,并将这些内容融入到日常学习和课堂教学之中,从而满足了大学生在学分获取、情感交流以及社交能力提升等方面的多种需求。
老师谈笑风生,个人魅力十分出众,“课程既轻松又有趣”……这是学生们对那些备受欢迎的恋爱课堂的普遍看法。作为一门公共选修课程,婚恋课程通常对全校学生开放,授课内容侧重于案例的分享和实践体验,课堂中融入了情景剧、脱口秀、绘画、音乐、冥想等多种新颖的教学形式。
部分接受采访的学生觉得,参加婚恋课程“未必就能成功找到伴侣”,然而教师会融合个人生活阅历、实例以及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剖析青年在情感交往中的疑难,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或实用的应对策略。
数量少、标准缺、师资弱
一些高校的婚恋课程受到了大学生的热烈追捧,然而,这些课程开设的数量并不多,且普遍缺少统一的教学标准,同时,师资力量也存在不足,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高校婚恋教育的成效。
据调查,全国范围内开设婚恋选修课的院校数量较少,无法充分满足学生的需求。部分院校会不定时聘请外部心理专家进行授课,然而,课程容量有限,导致学生受益范围相对较窄。
与此同时,部分高校开设的婚恋教育课程杭州请私家侦探-大学婚恋课该如何上?专家给出这些建议,往往缺少具体的教学大纲或教育方案来指导,导致教学质量难以得到保障。许多接受调查的学生表示,一些教师和学生将获取学分作为主要目标杭州私人调查取证,课堂上教师往往只是“单调地阅读PPT或讲义”。
许多大学生对婚恋教育的说教方式表示不满。某高校硕士研究生三年级的学生小文表示,高等教育机构在婚恋教育领域应当起到正向的引导作用,然而目前部分高校在婚恋教育方面的实施方式存在问题。“学生们真正需要的,是能够与他们的心理、情感和生活实际相契合的婚恋生活指导,而不是以居高临下的态度进行说教。”
构建全生命周期婚恋教育体系
受访者指出,大学生群体对必要的婚恋教育指导持开放态度,未来应坚持以学生为中心,采取多种方式,共同推进。
增强婚恋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优化高等教育中婚恋课程体系构建。西南大学学生工作部心理健康教育与服务中心的副主任孙辰提出,应整合婚恋责任、法律、健康、道德教育等领域的专家资源,组建师资队伍,共同进行教学活动。
举办受年轻人欢迎的社团及联谊活动,旨在打造一个更有助于学生正常社交的校园氛围。众多受访的大学生提出,应多举办跨校或跨学院的联谊活动。活动主题需贴近年轻人的兴趣,内容应具备较高的互动性,以促进大学生之间的自然交流和互动。同时,构建专属的婚恋咨询平台,包括非正式的小规模婚恋教育课程、集体辅导、个人咨询服务以及在线匿名咨询系统,以帮助在校生解决婚恋方面的疑惑。
——多方协同发力大学生感情问题,构建全生命周期婚恋教育体系。哈尔滨工业大学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蒋楠以及其他接受采访的教师们提出,婚恋教育不应仅限于大学课堂,儿童时期便需开始培养情感认知和交往技巧,父母需创造一个和谐的家庭环境;青少年时期应关注青春期的心理与生理变化,并掌握青春期性心理知识;而大学阶段则应重点提升处理复杂情感关系的能力,并深入理解婚恋基础、情感管理技巧以及婚恋道德法律等方面的知识。